3月31日,繼金江特長隧道左洞順利貫通后,沿江高速金寧段ZCB1-9/10項目再次迎來重大進展,項目隧道累計開挖進尺突破20000米,累計完成項目隧道61.33 %開挖進尺工程量,為順利完成年度目標任務奠定了堅實基礎。
沿江高速金寧段ZCB1-9/10標段,路線全長17.471公里,橋隧比97.5%,隧道右線總長16227米,左線總長16385米,共建有4座隧道,分別為賈沙田隧道出口端左線4430米,右線4451米;謝家坪隧道左線1968米,右線1990米;白鶴灘隧道左線6644米,右線6714米;金江隧道左線3185米,右線3230米。其中,賈沙田隧道為沿江高速控制性工程之一,該隧道斜井端洞室四通八達,各洞室連通處拱頂高差大,施工、通風難度大;白鶴灘隧道圍巖為松散坡積體,設計為小凈距偏壓隧道,極易發生大變形,設計最大涌水量為20.5萬方/天,雨季施工存在涌水大、突泥安全風險等。
攻堅克難 走技術創新最前沿。針對復雜的地質情況和施工中層出不窮的難題,項目部成立技術攻關小組,迎難而上,不斷進行勘探攻艱,一是采用聚能爆破快速掘進先進技術,結合實際自主優化聚能爆破作業方案,有效提升施工效益。二是使用全電腦版三臂鑿巖臺車、智能拱錨噴一體化臺車,實現機械化減人,有效減少了工人作業風險,節約了人工成本,提高了工作效率。三是開發隱藏式噴霧降塵裝置,通過開挖臺架與噴霧降塵系統相結合,在開挖工作面形成“全方位”立體降塵系統,并引進多功能隧道降塵車進行噴霧降塵,綠色環保、節約能耗、保護健康,一舉“三”得。
疾蹄步穩 上安全生產新高度。為確保項目安全生產持續穩定,項目多措并舉,一是啟用自動化監控邊坡滑坡預警系統,對易發地質災害部位是否沉降或位移、有無邊坡滑坡風險隱患進行實時預警。二是打造工地“廣播站”,利用廣播循環播放安全注意事項、施工工藝、技術要求,使工地成為安全教育的“橋頭堡”
真抓實干 做品質建造好榜樣。一是采用全自動鋼筋鋸床對整捆鋼筋端頭進行切割,保證鋼筋端頭平整,確保鋼筋端頭和安裝質量、降低材料消耗、節約了人力成本、提高生產效率。二是根據材料特性和現場施工要求,在滿足設計標準、施工和易性、耐久性前提下工地試驗室做了配合比優化方案,通過配合比優化, 提高混凝土各項工作性能,提高了工作效率,確保了施工質量。
作為 國家“一帶一路”倡議和“長江經濟帶”戰略的重大支撐項目,G4216線金陽至寧南段高速公路是服務烏蒙山區、大小涼山彝族聚居區脫貧致富的重要民生工程。沿江高速金寧段建成后,將結束成都到麗江無高速的歷史,構建西南地區更為完善的交通體系,對推動多地之間交通聯系、促進西南經濟發展、帶動沿線城市旅游開發有著重要的意義。